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為您提供:成都九寨溝、峨眉山、稻城-亞丁、海螺溝、四姑娘山、西藏、昆明麗江、三亞、四川成都周邊旅游咨詢服務及最新旅游報價!
大昭寺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筑,殿宇雄偉,莊嚴絢麗,每日被轉經的人流簇擁著。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意思是經堂。“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就是說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這尊釋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一尊“覺阿”佛(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座土木結構的寺廟,主殿三層,殿頂覆蓋著西藏獨具一格的金頂,陽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奪目。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記錄著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跡,也留下了歲月的永恒。一千多年的歷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續了一個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故事。
這里原是一個荒草叢生的沼澤,沼澤地中心的湖泊叫“吉雪印臥堂”,文成公主觀天相,認定臥堂湖乃羅剎女的心臟,此相極不利于藏王立業,于是建議以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以鎮之,這便是大昭寺的來歷。如今寺內供奉的最珍貴的一尊佛像便是當年文成公主由大唐帶入西藏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這尊佛像凝聚著歷史,凝聚著藏漢交流的深情厚意,它與大昭寺門前最著名的唐蕃會盟一道成為漢藏友誼的歷史見證。古樸的大昭寺歷經千年歲月,香火卻長盛不衰,如今更是游人如織,其神、其圣已非一般。
歷史
大昭寺座落在拉薩市的中心,建于7世紀中葉,是西藏最早的木構建筑。相傳由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先后聯姻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興建。據藏文史籍記述,寺內原供奉尺尊公主帶到吐蕃的不動金剛佛像(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8世紀前半期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將其移置于小昭寺,而將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覺臥佛像(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像)迎至該寺供養。因“昭”為藏語音譯,意為佛,故稱大昭寺,即供奉大佛的神殿。
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功績,佛殿最初命名“惹薩”,后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建的。“大昭”的的名字據說與始于15世紀的“傳昭大法會”有關。
大昭寺建成時,西藏還沒有僧人。后來,經歷代擴建,四周增設回廊、院落,建筑面積達25100余平方米,開始有少數僧侶看管寺廟,但不屬于具體教派。黃教興起后,每年在這里舉行傳昭大法會。歷代達賴或班禪的受戒儀式也在這里舉行。五世達賴喇嘛建立“甘丹頗章”政權后,“噶廈”(政府的機構)設于寺內。大昭寺由此可說是西藏歷來重大佛事活動的中心所在。
大昭寺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同時也是藏漢團結友好的最有力的印證。
參觀要點
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
為什么這一尊如此珍貴呢?因為此像是釋遵牟尼在世時,按照釋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請佛祖釋迦牟尼自己給自己的佛像開光加持。藏族人認為它珍貴,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最重要的是認為見到這個佛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
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臨終時釋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個不同年齡時的模樣塑像,并親自為塑像繪圖。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該佛像后從古印度流入中國,又經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釋迦牟尼八歲鎏金銅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這三尊珍貴佛像之一。
囊廓
沿千佛廊繞“覺康”佛殿轉一圈“囊廓”方為圓滿。這便是拉薩內、中、外三條轉經道中的"內圈"。拉薩主要的轉經活動都是以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為中心而進行的,除“內圈”外圍繞大昭寺則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熱鬧的商業街--八角街;圍繞大昭寺、藥王山、布達拉宮、小昭寺為“外圈”,即“林廓”,已繞拉薩城大半。
唐蕃會盟碑
進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廣場,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被圍墻圍起的兩塊石碑。南邊一塊便是著名的唐蕃會盟碑,高3.42米,寬0.82米,厚O.35米,唐長慶三年(823年)用藏漢兩種文字刻寫
公元九世紀,唐朝與吐蕃王朝達成和好,以求“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當時的贊普赤德祖贊為表示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之誠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樸實無華,言辭懇切,現碑身已有風化,至今大多數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邊有一棵柳樹,據傳由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當地人稱為公主柳。
唐蕃會盟碑又稱甥舅會盟碑,因為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大昭寺傳說】
傳說一:
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于是,一場由千只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
傳說二:
兩位公主各自帶來了一尊珍貴的釋迦牟尼的佛像。作為最貴重的陪嫁,尼泊爾公主帶來的是釋迦牟尼八歲時的等身像;文成公主從內地的長安請來的是另一尊十二歲的釋迦牟尼等身佛像。藏民公認這兩尊佛像是最早進入雪域高原的佛像,然后為了供養這么神圣的佛像,松贊干布就開始修建西藏佛教歷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了。
傳說三:
相傳建大昭寺時,幾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釋說,整個青藏高原是個仰臥的羅剎女(如果有機會去西藏博物館,推薦你一定要看一幅非常古老的唐卡,畫的就是文成公主推算的吐蕃的地形)。這個魔女呈人形,頭朝東,腿朝西仰臥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來正好是羅剎女的心臟,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說大昭寺必須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住。然后文成公主還同時推薦了另外十二個小寺院在邊遠地區,鎮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節,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選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當時主要的運輸工具是依靠山羊背著裝著沙和土的袋子。就這樣把這個湖泊給填平了,給大昭寺奠定了基礎。其實今天的拉薩這兩個字就是從大昭寺演變而來的。最早拉薩不叫LASA,古文書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來因為修建了這樣神圣納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經、佛塔,還有四面八方的信徒來這里朝圣,大家都認為這個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稱拉薩--LA在藏語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參觀路線】
上午參觀的游客要從正門進去,右手就是售票處。首先看到的天井式院落是藏傳佛教中“格西” (藏傳佛教中的高級學位,相當于博士)的產生地。1409年,黃教開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創立傳昭大法會,并將之確立為藏傳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動,從此黃教聲名雀起.法會期間各大寺廟的僧人云集此院,觀看被寺廟推選出的杰出僧人進行激烈的答辯.
院落東側有數排酥油燈,白天也總是長明不滅.由這里各個家庭的人負責加酥油。
酥油燈后面就是大昭寺主殿的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是從這個門開始的。外面院子都是后來修建、擴充的,這個主殿才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建筑。由于多年信徒的摩擦,門口的石頭地板已經光亮如鏡了。
進入大殿左右各有兩尊巨大的佛像。左側為紅教創始人密宗大師蓮花生,他本來是印度的佛學家,公元八世紀進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區開始出現密宗。右側是未來佛。
大殿通道入口處右側是關于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畫,它生動形象地繪出了公元7世紀時的早期布達拉宮的樣子,以及當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要了解大昭寺,要了解7世紀時的拉薩,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就一定要先看這幅壁畫。
從左向右依順時針旋轉游覽。第一間小殿,里面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為弘揚黃教作出了巨大貢獻。一世達賴和一世班禪都位于八大弟子之列。黃教六大寺廟,甘丹寺為宗喀巴本人親建,哲蚌寺、色拉、扎什倫布寺均為其弟子所建。 一座白塔矗立在西墻與北墻拐角之處,據說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從臥塘湖中所顯現出來的。南側第一間小殿,端坐著八大“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藥師佛。緊挨小殿,是手置耳側,瘦骨嶙峋的白教創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再行數步,小殿內置三世佛。
轉過來第二間殿是觀世音殿。當地人供養佛的方式很虔誠,在殿內經常能遇到當地一些家庭給觀世音菩薩臉上涂金粉。此殿右側有松贊干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們三個不僅僅是普通的國王和王后,他們是菩薩變成了國王和王后來教化藏族人的。兩位公主體貌端莊,其中前面發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在南墻與東墻拐彎之處,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諸位宗師.東墻第一間佛殿是無量光佛。這里還可以看到公元7世紀的檀木的門框和上面精美的雕刻.另外釋迦牟尼殿前也有和這里同樣7世紀的木柱,一共8根.大昭寺2000年剛剛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諸多的條件中,最關鍵的就是這些木雕,因為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只有在大昭寺有。這些木雕現在已經像鐵一樣堅硬了,敲一下,還會發出金屬之聲。畢竟是經歷了1400年的風風雨雨過來的傳世國寶。
再往下的佛殿里有拉薩十分出名的一尊強巴佛,據說它掌握著西藏的風調雨順,每年藏歷新年活動結束前要把它請出去繞大昭寺一周。
強巴佛殿外面的五位高僧就是薩迦五祖(薩迦派5位法位繼承人)。藏族佛教雖然是一個整體,但后來由于實踐和方式上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教派:寧瑪、薩迦、格舉、格魯.薩迦派影響最大時曾經統治了整個藏區,也就是薩迦王朝。薩迦王朝五個法王里面最后一個叫八思巴,就是在最右邊的一個,是他把藏傳佛教文化傳給中原,介紹給漢族和蒙古族。后來八思巴又成了蒙古汗王忽必烈的帝師,也就是元朝的國師。他創造了蒙文,井把佛教文化帶給了蒙古族。
在轉過殿角,和剛才看到的大昭寺修建的壁畫緊鄰的壁畫也一定要看一下,內容是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和公主組織的一個慶典活動,是為了大昭寺竣工的開光典禮,實際上是一個七世紀傳統運動會的情景。包括摔跤、牦牛舞、面具舞、射箭等等。壁畫左側的山就是藥王山,上有電視塔。畫上面的是原來的藏醫學院,上面的白塔就是布達拉宮前面的廣場側的佛塔,原來是拉薩城的西大門。壁畫右側便是最早只有兩棟主要建筑的布達拉宮,也就是松贊干布建的王宮。
逛完大殿,可出門繞大殿一周,此處共有380個轉經鎬,一個緊挨一個。邊走邊推動轉經筒是很多虔誠的信徒必做的功課。
從庭院出來,回到側門的售票處,有樓梯可以直通二樓和三樓的平臺。在平臺上俯視大昭寺廣場以及遠眺布達拉宮,輝煌的建筑在耀眼的陽光中光茫四射,燦爛無比。夏天這里還有茶座,在此可以休息。大昭寺的二樓只在早上開放。松贊干布的法王殿也在二樓的西南角。里面供有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公主、大臣祿東贊等塑像,也是早期的作品。二三樓之間有班丹拉姆護法神殿,這是大昭寺和整個拉薩城的護法女神。二樓天井的東北角有一個梯子,通向三樓的小門,這里就是上金頂的入口。大殿的三樓平時不對外開放,僧人們在這里打坐修行。頂層四座巨大的金頂分別建于公元14世紀中葉和17世紀。
【門票和開放時間】
門票:70 元/人。開放時間:9:00——17:00。
【友情提醒】
大昭寺金頂--底層售票處,有樓梯可以直通二樓和三樓的平臺。在平臺上遠眺:布達拉宮,那輝煌的建筑在耀眼的陽光中光茫四射,燦爛無比。俯視:大昭寺廣場人流潺動,可盡覽充滿藏族生活氣息的八廓街。夏天這里還有茶座,在此可以休息。
可獨自一人,避開參觀高峰時間,一大早隨轉經人流涌入大昭寺。在燃燃不息的酥油燈火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大昭寺位于舊城市中心,可步行前往。乘中巴或三輪車在藏醫院下車,朝大昭寺廣場方向走。